A]}c5KaP
rx>xCB;hu}
人从生下来,就注定要不断前行,一路奔跑。 # g/8}#
Ch}/KSQ3t
每天给儿子下的任务不是很多,但是很明确。儿子不断地反抗,却又不得不投降。就像小时的我,反抗就是想多玩一会,反抗的结果就是老师留的作业得写,课外的作业还得做,因为自己也明白,不写、不做,就会落后,谁会希望自己落后。 obJ#{D`Dn/
=.I$oA
C%
看着每天要写很多作业的儿子,觉得那就是背负了父辈重托的自己。压力每天萦绕在耳边:“好好学习、天天向上”,“没有理想的人就不会有一个好前程”,其实自己到现在也很惶惑,到底什么是好前程,是富足的生活,还是遥不可及的理想。 :tkB*].I r
Qm-QhN
有一次我问儿子:“你觉得现在学习苦吗?” xF92xvyW9
q=]t=
R{)
儿子很轻松地回答:“不苦!” 40 )u
D@2&w
“那为什么每天让你多做一点题,你都头痛?” t__H)>
vW'eR:iAak
儿子无语。 _eFr/t
+ 4>G
iN)q
实际我知道,他想说:“因为我不想做。” 8H0lDN}E0T
I= )
在“不想做”和“不苦”之间他也是很矛盾的。 ?U;zHEa
s=8m%gm
谁会愿意把自己放松的时间都用在枯燥的文字堆积上。孩子永远是孩子,他有他的思维,那种思维在我们现在看来,很单纯,自己能够无限量地支配自己的时间,不管是玩还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。 OKyv?IheS
@4e}SJV
可是社会不允许,家长更不能允许。 i$Wm=Z x
+t4j`
我曾经告诉儿子,只要会了就不学第二遍。会学习的人,应该把学习当作一种游戏。是呀,能够悟出这种道理的人一定很多,但是去做的人一定少的可怜,否则也不会评什么诺贝尔奖了。 wzfT9we*
#.)s\WT
人从出生的那天开始,周围就会聚集很多人,让你从陌生到熟悉。父母兄弟、爷爷奶奶、姥姥姥爷、叔叔阿姨,这些人不断地催促你翻身、爬、走,一旦会走了就毫不犹豫地把你送进幼儿园,在那里你就开始了最初的奔跑,你周围的小朋友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,逼着你同他们一起跌跌撞撞地奔跑。当你终于能够独立奔跑的时候,家人毫不犹豫地把你送进了更加锻炼意志的所谓学校,在那里你的美好青春,花季年华都在奔跑中变得模糊。终有一天你脱离了那段青葱岁月,在你为自己可以做主的时候,你才会恍然间发现,原来自己依然不能停下脚步,依然要更加快速地奔跑。 Y7|T\$?3T<
X^d-\&"m
从此以后你的奔跑速度明显得加快,否则你无法承受生活的压力。因为此时你已经不是你自己了,除了那些家人外,你又建立了自己的家庭,有了自己的责任,为了这个责任,还有一个期盼你的目光,你只能向前奔跑,不能停歇。 $ q(L?=)$
~z} 5/G
随着岁月的更迭,你的背不那么直了,奔跑的速度明显有些减速,后来你的身体的许多器官开始抗议你的奔跑,你只能缓下来以走带跑了,或者看着年轻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而羡慕不矣。 g3[r@E
18nO=2k%
再后来自然你是为了你的身体而走,为了证明你还活着而走,不管是用你的双脚,还是拄着那根坚硬的拐棍。 C5-/uCbpM
L,&j G$
一位要退休的同事常常自言自语:“干了一辈子工作,到现在才明白,原来沉重的思想负担都是来自自己,而不是别人。” (4Sy_J-U
NY{zi1
我想他所说的一定同奔跑有关,一直处在长跑状态的人终究会遇到自己的身体极限的,要是突然地停下来,恐怕是个很艰难的过程。 O5mC7YHLN
3Nn&w
[e
不过我想不能奔跑了,也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。因为你前面的风景,因为爱你想你的亲人! u-V /kT
s3/=P1(a
|
一共有 5 条评论